网站首页
湖南作协
网站公告
文学湘军
作家访谈
新闻资讯
网上展厅
文学阅读
新书快递
文学湘军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是:
湖南作家网
>文学湘军动态
2023-07-25
刘哲:朱亭纪事
2023-07-23
沈念:记录“启航”时刻生命的感动
2023-07-23
简媛:从城南书院到南轩书院
2023-07-23
黄耀红:活在人间就要活成一个“人”
2023-07-23
谭仲池:京都断想
2023-07-19
罗鹿鸣:文学与摄影的跨界行走
2023-07-17
纪红建:我为什么要写长沙窑?
2023-07-14
江月卫:一碗鸡蛋面
2023-07-11
张雄文:英雄老山界
2023-07-11
诺亚:以歌入心,情跨山海——《歌声跨山海》乡村美育的一种有益尝试
2023-07-11
纪红建:芙蓉花开正芬芳
2023-07-04
梁瑞郴:一种精神财富
2023-07-02
谭谈:红星闪耀南城
2023-07-02
张雪云:辰河上的龙船经
2023-06-27
王跃文:在《戴花》读书分享会上的发言
2023-06-27
汤素兰:独特的文学大厦与时代镜子
2023-06-27
沈念:义理深藏 精神焕发
2023-06-25
万宁:祠堂、古树与琅琅书声
2023-06-25
水运宪:“我的峡谷我的村”
2023-06-25
张建安:书院的震撼
2023-06-20
唐樱:和古村落一样散漫的情绪
2023-06-16
谭谈:常在心头想起他
2023-06-16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七 | 北极温暖,雅库特畅通“China”
2023-06-16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八 |西伯利亚:有尊严的候鸟生命
2023-06-16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十 |西伯利亚共护幼鸟诞生
2023-06-16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九 |南泰加林深处的赤橙黄绿
2023-06-14
张雪云:素心素绣
2023-06-13
张雄文:湘水之畔新画卷
2023-06-09
蔡测海:花开千里之外
2023-06-09
沈念:湄江的历程
2023-06-07
张雄文:苍莽之山丨文学名家看莽山
2023-06-07
刘克邦:高山有好水丨文学名家看莽山
2023-06-05
谭谈:又到湘西看王村
2023-06-05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六 | 追寻被中国教授救助又失散的白鹤
2023-06-04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五 | 偃松纯林,今生难见!
2023-06-04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四 | 渡船载车越过勒拿河
2023-06-04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三 | 俄罗斯的白鹤文化
2023-06-02
梁瑞郴:沩水东去
2023-06-02
蔡测海:宜章三章丨文学名家看莽山
2023-06-01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二 | 飞在博尔贾上空的英雄鹤
2023-06-01
余艳:“飞向北极”之一 | 额尔古纳河永远哼唱的歌
2023-05-23
晏杰雄 张秋瑾:抵达童真与悲悯的温情书写——试论张战的诗
2023-05-22
谭谈:沩山有大美
2023-05-22
方雪梅:地铁七号线的南端
2023-05-22
梁瑞郴:行走通神——谈谈散文集《白帝,赤帝》
2023-05-10
谭仲池:银杏树下的深深忆念
2023-05-09
沈念:用脚步和文字歌唱长江母亲河
2023-05-09
梁尔源:古巷夏雨(外一首)
2023-05-05
王跃文:一个建设者的雄浑狂野之心
2023-05-05
张建安:风格是一个作家的标签和脸面
2023-05-05
残雪:30岁才开始写作的双重生活
2023-04-28
沈念:《长沙夜生活》——走着走着天就亮了
2023-04-28
梁瑞郴:追春
2023-04-24
聂鑫森:吃抬席
2023-04-21
胡革平:水哥,给您戴上大红花
2023-04-16
周实:确实很日常
2023-04-14
马笑泉:夜宿耕读书院
2023-04-14
柳未未:黄沙漫卷
2023-04-06
沈念:“前人的光把我照耀了”
2023-04-06
袁道一:紫藤花开
2023-04-06
刘克邦:耕食春色
2023-04-06
梁尔源:竹笋(潇湘诗会)
2023-04-03
江月卫:种地的演员
2023-04-03
王跃文:时光深处的低语
2023-03-29
沈念:铁方佛与船
2023-03-29
龚曙光:古灵精怪叶大师
2023-03-29
谢宗玉:青稞谣
2023-03-29
梁瑞郴:仙庾造梦
2023-03-27
章罗生:湖湘文化与真善美谱成的乡土恋歌
2023-03-23
马笑泉:有没有一种独属于小说的语言
2023-03-21
张雄文:晨光里的惠民
2023-03-17
纪红建:谭谈,大山里边造书屋
2023-03-17
梁瑞郴:张家界的萤火虫
2023-03-14
纪红建:春天里的团山湖
2023-03-14
余艳:一场青春与春天的约会
2023-03-07
谢宗玉:方言俚语营构《家山》理想国
2023-02-28
邓宏顺:在《家山》中读故乡
2023-02-28
梁瑞郴:一路诗情唱大风
2023-02-24
张建安:南方乡土话语的运用与创新
2023-02-22
张雪云:阳春里的阳戏
2023-02-22
袁道一:送春光
2023-02-20
贺绍俊:构建自己的文学世界——读马笑泉小说集《对河》
2023-02-20
刘鸿伏:笋子炒肉(外一首)
2023-02-20
谭谈:乐把终点当起点
2023-02-20
余艳:希望的田野“北斗+”
2023-02-17
张雄文:北戴河的母亲
2023-02-17
唐樱:德乡淑女——海洋之星
2023-02-15
张建安:建设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,努力推动文艺创作从“高原”迈向“高峰”
2023-02-14
张燕玲:在乡土生活中发现中国
2023-02-13
沈念:出漫水,归家山——王跃文先生印象
2023-02-08
谭谈:新屋满村街
2023-02-08
简媛:白沙井里照见故乡
2023-02-08
白烨:深厚的生活积累 丰赡的人生思考 深刻的历史反思
2023-02-03
贺绍俊:在文体上的大胆创新
2023-02-03
刘正初:花炮小镇舞龙人
2023-02-03
谭仲池:向着春天奔跑
2023-02-03
张雪云:遇见踏虎凿花
2023-02-01
马珂:新时代的“山乡巨变”——读《奔跑的山寨》
2023-01-27
孟繁华:在历史理性和情感愿望之间
2023-01-26
胡平:《坪上村传》的结构独具特色
首页
1
2
3
4
5
6
...
10
末页
更多>>
文学资讯
网络文学“经典”应具有鲜明链接特征
重读赵树理,我们读什么?
书籍绵延,阅读的精神永在
从莎士比亚作品中读懂英国历史
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阅读
更多>>
文学阅读
谢永华:甜蜜的呼唤
张雄文:老桥
汤江峰:他是一本书,耐看耐读
郭丁文:沧溪三古
张雄文:涟水滋润的诗群
更多>>
作家访谈
盛可以、傅小平:“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生活形态”
当人工智能秒成诗,诗人何为?
韩少功:文学因事而作因时而变
湖南省作家协会 | 版权所有 : 湘ICP备05001310号
Copyright ? 2005 - 2012 Frguo. All Rights Reserved